海南省乡镇建成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
本报海口1月10日讯(记者孙慧)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2年我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市县在乡镇区域共建设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亭),方便群众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改善人居环境。目前,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已经全部“上岗”,这是海南日报记者1月10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的。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一栋生活垃圾分类屋坐落在镇墟中心区域。垃圾屋前分别标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方便当地群众准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屋内外除了垃圾桶外,还有灭蚊灯、监控摄像头、洗手盆等配套设施。“去年全县6个乡镇都建设了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基本都是选择建设在人口密集、人流较多、宣传教育效应明显的地方,以方便群众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该县环境卫生清洁管理站副站长陈雄说。
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垃圾分类屋的建设充分遵循“适用、经济、牢固、美观”等原则,做到牢固耐用,确保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日常使用要求,同时建筑外观应美观整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到整体环境绿化、硬化、美化。未来,我省将继续逐步在城市社区、单位、企业以及乡村地区加快建设或改造满足分类投放要求的垃圾分类屋,达到设施充分满足日常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要求。
文旅部:元旦春节期间加大产品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文化和旅游部28日在线上召开2022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相关情况。
为丰富元旦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浓厚节日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将引导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确保活动安全和群众健康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村晚”、庙会、民俗演出、展览、群众文艺巡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中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这项活动由最初乡村群众自娱自乐的群众文艺演出,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文艺创作表演、民间特色文化展示推广、乡村好物美景推荐分享等多种内容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今年将紧扣“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主题,采取各地一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推出饱含浓浓中国味的“村晚”系列产品,开展充盈满满中国风的“小年接力展播”“新春大联欢”。经各省推荐遴选,目前初步确定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70多个“村晚”示范展示点,包括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娘热街道、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等。
同时,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200多项。2023年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文旅部将支持与春节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面开展非遗相关活动,支持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广大侨胞返乡省亲、祭祖、团拜,参加各种形式的节俗和非遗传承体验活动;继续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支持网络平台集中展播非遗年俗视频,并根据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时间节点推出“赶大集买年货”“晒团圆年夜饭”“舞动中国龙”“点亮中国灯”等话题讨论、直播活动;发动年俗非遗项目所在地区的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用镜头记录年俗非遗传承活动,在网络视频平台直播或视频展播,让人民群众“云端”感受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同时进一步支持各地依托丰富非遗资源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和为民服务活动。(完)
天下彩票地图 |